一.学院简介About the College
1.发展简史
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87年,隶属建筑工程系;1993年成建制地从建筑工程系分离,成立建筑系;1997年创办城市规划专业;2002年4月更名为建筑学院;2006年创办景观建筑设计专业;2018年1月更名为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。
从1987年获批建筑学专业办学资格,经历了探索、成长、稳步建设和加速发展四个阶段,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完善、办学水平不断提升。
2.师资队伍
现有教职工135人,其中专任教师106人,具有高级职称60人,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6.4%,教师学缘广泛、梯队合理。拥有:
◾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
◾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1人
◾山东省建筑工程大师1人
◾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
◾宝钢优秀教师1人
◾青岛市拔尖人才1人
3.办学环境
学院拥有独立办学场馆建筑馆与滨海人居环境学术创新中心,建筑面积 24,800平方米,专业教室、画室、展厅、实验室、研究生工作室、办公空间、休闲空间等设施一应俱全。
拥有山东省城市信息模型(CIM)工程研究中心、山东省高校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等9个省市级实验室;以及数字建构实验室、综合营造实验室、建筑物理实验室、“3S”实验室、建筑模型实验室等特色实验平台。
4. 国际交流
学院与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、韩国海洋大学、德国雷根斯堡工业大学、英国赫瑞瓦特大学、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等15个国家26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。牵头成立“国际海洋建筑学术联盟”、“中德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”等国际合作机构,与英国、德国、日本、韩国高校合作开展联合办学、设计工作营、国际会议等,覆盖本硕,卓力培养学生国际视野。
二.专业介绍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
1.建筑学
◾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
◾国家级特色专业
◾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
◾首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
1988年开始招生,1998年获得山东省第一个本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,2006年首次通过“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教学评估”;2009年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,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;同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、山东省重点学科;2014年建筑学硕士通过专业教育评估;2016年获首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、第四轮学科评估C+;2018年建筑学本科优秀通过专业教育复评(有效期7年);2019年建筑学获批“在青高校服务青岛产业发展重点学科”;2019年建筑学本科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2022年导师组教学模式改革成果获得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(高等教育类)一等奖;2022年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通过复评(合格有效期为6年);2023年《建筑设计基础》、《中国建筑史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。
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,爱党爱国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掌握建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,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,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,具有社会责任感、理论基础扎实、专业知识面广、实践能力强、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行业拔尖创新人才。
学习内容
主要学习建筑制图、建筑设计基础、设计艺术基础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、城市规划原理、建筑史、建筑构造与设计、建筑设计、毕业设计等方面的课程。
建筑学专业50%学时的课程是实践类课程,除设计类课程外,还包括:艺术写生、城市与建筑考察、建筑师执业实践以及综合营造实验室和数字建构实验室的相关课程。
培养模式
设计主干课程实行导师组负责制教学培养模式,建立年级教学组和导师组多层面纵横交错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;教学方式由原来的按自然班教学改为按导师组纵向分组授课;教学内容仍以既有课程教学大纲和指导书为依据,由导师组制订各组、各年级学生的设计课与实习、实践环节教学内容;专业专用教室按导师组分组情况分配,各导师组授课场所专用、固定。采用导师组的培养模式,使得专业教学连续性好,教师责任心、导师组团队意识与归属感强,教学特色突出。
就业方向
建筑学毕业生就业面广泛,为土建类企事业单位输送了高质量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,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。毕业后可以进入的就业部门包括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、城市规划主管部门、建筑设计单位、建筑类施工或工程监理单位、房产类开发公司等。
每年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国外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以及国内一流院校继续学习深造;专业优秀毕业生被推免到同济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天津大学等一流高校攻读研究生;目前有五位优秀本科毕业生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。
2.城乡规划
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
◾首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
1997年开始招生,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以(滨海)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、历史街区保护更新、传统村落保护与规划等方向的教学特色。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;2015年首次通过“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教学评估”;2016年获首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;2019年本科教育评估通过复评,评估为优秀(合格有效期为6年);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培养目标
主要培养适应国家城乡建设发展需要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,富有社会责任感、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,具有国际化视野、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,主要在专业规划编制单位、管理机关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,从事城乡规划设计、开发与管理、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专门人才。
学习内容
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包括:场地规划与设计、城乡规划设计系列课程、城乡规划原理、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、城乡基础设施规划、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、中外城市建设史、地理信息系统应用、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等课程。
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:工程测量实习、城市实践考察、城乡规划设计调研、规划师职业实践、毕业设计、创新创业实践等。
城乡规划专业在课程中安排美术写生实习、建筑认识考察、城市认识考察、设计院实习等活动,学生通过青岛本地以及上海、南京、苏州、杭州、江西婺源、安徽宏村等外地城市和乡村考察,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、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理念,逐步理解建筑与城市的艺术、技术、历史、文化、生活等属性,为专业学习增长见识、开阔视野、培养兴趣。
本专业在课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,有“调研山东”、“调研青岛”、“井冈情情·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”、“义务编制村庄规划”、义务支教、创新创业等活动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、服务社会,同时也对专业技能的社会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。
就业方向
主要在规划与建筑设计机构、行政管理部门、开发建设公司和科研院所等单位,从事各类城乡规划设计、建筑和景观设计、城乡规划管理、城市开发建设、教育科研等相关工作。也可在城乡规划、建筑学、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继续学习深造。
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近五年国内考研和出国深造率一直保持在30%以上。办学28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,毕业去向以省外的北上广和省内济南、青岛等城市为主。
3.风景园林
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
◾首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
2006年开始招生,2011年获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,2012年开始招生;2014年获批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2015年开始招生。2009 年获批中央与地方共建我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 “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中心”,并于2011年、2017年连续获批山东省高校“十二五”、“十三五”重点实验室。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培养目标
培养适应国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,具有国际化和本土化双重视野,符合时代发展需求,具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、风景园林植物应用、园林施工与管理等方面基本能力,拥有获取知识、应用知识、表达知识、沟通协作综合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。具备良好的风景园林学理论基础及城乡规划学、建筑学相关理论素养、专业知识与技能,富有为国家生态文明及美好人居环境建设服务的强烈社会责任感、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,能从事城乡、城市等不同尺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、建设与管理、资源与遗产保护等工作的应用型、创新性专业技术人才。
学习内容
核心课程:风景园林学导论、中外园林史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、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Ⅰ-Ⅳ(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、风景园林建筑、风景园林工程)、景观生态学基础、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、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概论、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、风景园林工程。
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:风景园林认识实习、植物及园林工程材料认知实习、美术写生(风景速写、色彩表达)、风景园林场地测绘、园林建筑测绘、风景园林营造实验、风景园林专业综合考察、风景园林师职业实践、毕业设计(含园林设计、城乡绿地系统规划、风景旅游规划与设计、城市景观设计)。
就业方向
毕业生就业地主要分布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天津、重庆、江苏、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域,从事设计类行业占到68%,城市环境、风景旅游、房地产类约占26%,其他约占6%。其中升学深造占该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30%,进入等在当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方性企业约占毕业生人数的60%;进入机关事业单位(考取公务员)的约占毕业生人数的10%。
三. 人才培养Talent development
1.专业竞赛与社会实践
学院通过“筑美于心”、“筑美于行”、“筑美于境”的“三筑”学工体系构建,营造以人为本润物无声的良好环境氛围,构建 “三全”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,以实践育人为特色亮点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近年来,专业竞赛成绩斐然,获得世界建筑类专业高规格竞赛“国际建协UIA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”二等奖在内国际、国内高水平竞赛获奖920余项。
义务编制村庄规划服务队、“井冈情·中国梦”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团队等多次获评全国、山东省、青岛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。学生在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、省部级竞赛中累计获奖80余项。
2.升学情况
学生深造率逐年提高,近年来深造率均在35%以上,2024届深造率达到42.42%,位居学校前列。考取院校包括清华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哈佛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。
3.就业情况
办学三十余年来,培养的6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广泛分布在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深圳等一线城市。毕业生就业于国家外交部等政府部门与国内外知名企业,已成为业内知名的建筑师、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,6位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,完成了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、雄安新区规划、青岛国际机场等知名项目工程,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。
四.招生计划Enrollment Plan
◾建筑学 (授予学位:建筑学学士)
学制5年 招生105人
◾城乡规划(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)
学制5年 招生70人
◾风景园林 (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)
学制4年 招生70人
◾建筑学(中外合作办学)(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)
学制5年 招生80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