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,构建大中小学文化育人协同机制。4月2日,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学生志愿者走进大路小学开展“清明文化进校园”主题活动。

活动伊始,宣讲员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张嘉睿以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的经典诗句引入,通过情景讲述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,为同学们揭开清明节的文化面纱。从寒食禁火的古老传统到踏青插柳的春日习俗,借助精美的节气手绘图和文物复刻品,带领同学们感受清明文化的源远流长。在互动环节中,宣讲员创新采用“清明文化游园会”的形式,通过“习俗大转盘”“诗词填空”“谚语接龙”等趣味游戏,引导同学们共同赏析《清明日》《途中寒食》等经典诗词。手工体验环节,志愿者们分组指导学生完成作品,在“清明柳编”区,孩子们用嫩绿的柳条编织出象征吉祥的柳环;在“纸鸢彩绘”区,同学们用水彩在风筝上描绘出对春天的美好憧憬,这些融合传统技艺与童真创意的手工作品,不仅传承了清明文化的深厚底蕴,也展现了当代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独特理解,是“沉浸式文化课堂”的生动体现。

本次活动是学院构建大中小学文化育人共同体的创新实践,使学生在知识传授中深化专业理解,更好实现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。下一步,学院将着力打造传统文化育人品牌,引导青年学子走进基层、躬身实践,在文化传播中厚植家国情怀,在服务奉献中彰显青春担当,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。(撰稿人:王文卿、马玉啸;审核人:王中帅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