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“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”案例公布,在全国高校近5000支暑期实践团队中评选出了100支优秀团队作为成果展示案例。在校团委及学院党委的支持培育下,经学校推荐、团队自荐、网络展示等环节,我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“建”行筑梦实践团入选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案例。

2024年暑期,学院于红霞教授指导的“建”行筑梦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,赴延安开展了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。以“重走红色路线,践行使命担当”为宗旨,深入了解和宣传延安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延安精神,致力于向大众讲好延安的红色故事。实践团开展了《延安夜行,红色印记—延安红色文旅夜游景观装置节点设计》课题研究,通过灯光+文旅的方式,充分融入当地红色文化和专业知识,依据不同主题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,为游客打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感知体验,助力游客更好地感悟延安的红色精神,以青春的力量助力革命老区的发展。

实践期间,在团中央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师指导下,实践团进行沉浸式学习。在延安革命纪念馆,队员们参观“不忘来时路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”展览,深入了解全面从严治党;在近两公里的展览长廊,队员们通过展品、照片资料,深刻感悟延安精神;在杨家岭,队员们参观毛泽东、朱德等领导人居住过的窑洞,接受革命的精神洗礼。调研结束后,实践团先后对延安二道街、清凉山、红街、宝塔山进行了实地测量,详细记录了光环境数据,并与标准照度进行了对比分析。实践团总结延安宝塔山灯光存在的问题,并为当地设计了“烽火”“安塞腰鼓”等灯光装置,助力延安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

学院积极构建“1243”实践育人体系,打造“青”心“筑”梦共青团工作品牌,组建培育以“筑梦之光”红色文旅夜游实践团为代表的社会实践团队,充分发挥学院专业特色优势,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融合,培育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,为全国各地革命老区、大国边疆发展文旅夜游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,2024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“千校千项”、全国大学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“青春长征”专项活动优秀团队、全国大学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兵团专项活动优秀团队等国家级、省级荣誉十余项。下一步,学院将积极应对行业转型,全面做好专业教育,践行“建形之尊 筑美于魂”的育人理念,赋能内涵式高质量发展,为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添砖加瓦!
(撰稿:杨霈宣;审核:王中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