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培养23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,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,增强初中生对于建筑学进一步的理解,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1月9日,我校建筑学院与23中共建“理工之星”创新实验班圆满结课。
本次支教活动是本学期实验班的最后一堂课,主要任务是指导青岛23中创新实验班班的同学们修复他们之前制作的建筑模型。二十三中为大家提供生物实验室来方便修复工作,大家迅速分成了几组,志愿者们和中学生们组合,开始了建筑模型的修复工作。由于建筑模型破损程度不同,修复所需时间区别很大,其中,天坛和哥特式建筑修复工作用时较短,而在建筑模型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标志性建筑-万里长城的修复过程比较困难。用于建模大赛的木质建筑模型结构简单,但也需要同学们对于建筑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。修复过程虽然不及建筑模型比赛过程繁琐,但仍需要拼装者的细心和耐心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模型修复工作顺利完成。
理工之星创新实验班是在学校教务处、工会支持下,由建筑学院与青岛23中共建的课程实验班,课程内容主要为体验建筑之美。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,志愿者们给创新班的同学们讲解了关于传统建筑的知识,带领她们制作简单模型,从模型中感受建筑的基本形制、构造,以及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,激发他们对建筑的热情。
今后,建筑学院将继续与23中共同拓展“理工之星”创新实验班教学、实践内容,充分发挥专业所长,尽最大的力量让创新和梦想传播出去,让大学生跟中学生的对接将形成常态,让大学生中学生一起成长,共同为未来的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